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> 滚动 > > 
焦点讯息:走进法国高超音速军事科研基地
来源: 中国青年网      时间:2023-03-29 18:21:35

一名工作人员站在巨型风力涡轮机底部。 图片来源 法国航空航天实验室


【资料图】

编译 韦盖利

以高超音速导弹为代表的新概念武器走向军事前沿,各国的空气动力学研究机构随之忙碌起来,法国航空航天实验室(ONERA)就是其中之一。

在法国和意大利边境的高山峡谷中,该机构运营着一系列复杂而神秘的设施。其中最有名的要数欧洲乃至全球最大的超音速风洞“S1MA”,这个绰号“风之教堂”的庞然大物看上去像一条钢铁构筑的隧道,长396米,最大直径24米,隧道横截面比一个网球场还大。

作为莫丹-阿夫里厄科研基地的核心,S1MA和另外3座较小的风洞刚刚度过70岁生日。这些巨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42年,最初由纳粹德国在奥地利建造,二战后被整体拆解,作为战利品运送到当前所在地。时至今日,在研究高超音速飞行器如何以每个小时1.4万公里的速度前进时,运用这些风洞进行模拟试验,仍然是最直观、最准确的手段。

美国“突破防务”网站日前刊发文章称,虽然计算机仿真取得了长足进步,但随着各国争相开发高超音速导弹和下一代战机,以大型风洞为代表的传统研究机构迎来了复兴。正如“风之教堂”负责人帕斯卡尔·克洛泽在最近一次媒体参访活动期间所说,“数字化技术能做的事情有限。你需要有真实的模型,看看在正确的参数下,飞行器在气流中会如何表现。”

ONERA总干事布鲁诺·圣戎进一步解释说,“航空航天业曾经把风洞视为过时的东西而对其不屑一顾,但现在,人们重新回到风洞中,进行尖端武器的测试。原因在于,有些物理效应是无法用计算机模拟的。只用计算机……无法达到足够的精度。”由此,莫丹-阿夫里厄基地的4座风洞,加上法国西南部的2座风洞及巴黎附近的1座风洞,成了法国在军事科研领域的一张王牌,专门为军用和民用飞机、导弹乃至太空平台提供测试服务。

S1MA和它的“姐妹”S2MA属于“连续流风洞”,前者的气流速度在61公里/小时到1225公里/小时之间,后者的隧道内部压力可以调整,测试速度从122.5公里/小时到3675公里/小时。S3MA是“排气风洞”,可以产生持续10秒钟到15分钟的气流,模拟气流速度的范围是122.5公里/小时至6738公里/小时。S4MA是高超音速风洞,主要用于测试航天器,单次测试时间25秒钟至90秒钟,速度范围是7350公里/小时到14700公里/小时。

后两座风洞的保密程度很高,不对外开放。身处S1MA内部,给人的感觉已足够震撼——参观者好像走进了科幻电影,身体仿佛瞬间被微缩到蚂蚁大小。

“突破防务”称,德国在20世纪40年代设计相关设施时,设想将一架载有飞行员的飞机完整地安放在风洞内部。通常情况下,军用航空器以1比5的缩比模型接受测试,重点是验证炸弹、导弹和其他军械能否在高速飞行时顺利与运载平台分离。而对S1MA来说,得益于巨大的容积,其内部可以进行包括发动机点火在内的全尺寸实物试验,还可进行光学和声学测试。

S1MA内部的气流由两个直径15米的驱动风扇产生,一个有10个叶片,另一个有12个叶片,单个叶片重900公斤。风扇由两个27吨重的涡轮驱动,涡轮直径4.9米。测试开始后,气流首先经过被称为“扩散器”的矩形框架,隧道直径逐渐增大;最后,气流被引入直径9米的测试单元。测试单元就像剧院里的舞台布景那样,可以事先准备好,然后沿着滑轨移动到风洞内部。考虑到准备时间可能长达数周,3个测试单元往往会轮番上阵。

S2MA相对小巧一些。通过密封门进入它的内部,感觉和进入一艘潜艇差不多。它的矩形框架尺寸为97米×25米,由4台重1.5吨、直径1.5米的涡轮机驱动风扇。涡轮机的动力来自附近山顶一座800米深的水库。水依靠重力做功,然后流入基地附近的河里。ONERA宣称,得益于水力发电,“风之教堂”是全球同类设施中最环保的。

平均而言,莫丹-阿夫里厄科研基地每年有800个小时到1000个小时在与各种类型的“风”打交道。布鲁诺·圣戎表示,2022年,ONERA获得了创纪录的1.692亿欧元订单,这个风洞群贡献了2990万欧元,其中大概1/3来自外国客户。

“今后四五年,我们会非常忙碌,‘未来空中作战系统’将在这里完成所有测试。”他透露。“未来空中作战系统”由法国、德国、西班牙联合研制,是以集成欧洲最尖端技术的第六代战斗机为核心的全套装备体系,也是“风之教堂”近年来承接的重量级项目之一。

责任编辑:

标签:

X 关闭

X 关闭

观点